2019年6月14日,境外資管行業稅收政策演進研討會暨基金行業調研活動在蘇州東沙湖基金小鎮召開。該研討會暨調研活動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與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以下簡稱“中稅協”)共同主辦,蘇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禾控股”)承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蘇州工業園區稅務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財稅領域專家學者、稅務師行業和基金行業代表、中基協副會長鐘蓉薩和中稅協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林軍及相關部門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及調研活動。會議由鐘蓉薩主持。
研討會現場
鐘蓉薩在介紹本次活動目的時提出,希望本次稅收政策研討會暨調研活動能夠分別從理論及實務角度探討境外資管行業稅收政策演進情況,并以此為切入點,逐步探索實現國內相關稅收政策落地。同時,希望此類活動可以促進國家稅務部門和稅務師行業對資管行業運營特點及發展規律的理解,共同推動構建和完善有利于資管行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和制度設計。
鐘蓉薩講話
李林軍在介紹本次活動背景時提出,本次研討會及調研活動將在雙方協會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多部門多行業間的配合,引領金融與稅收的交互創新,提升稅務師行業服務資管行業的專業水平,并建議會后盡快啟動課題研究工作,圍繞國內發展現狀和國外經驗借鑒等內容,對資管行業涉稅問題進行系統化的研究。
李林軍講話
上午的研討會由稅務師行業代表、專家學者等分別從實務、理論和征管等維度對境外及國內資管行業稅收政策進行了說明和評述。
首先,普華永道稅務部美國稅合伙人周思齊、稅務部總監馬瑩就“發達國家和地區近期稅收政策的變化趨勢:以美國TCJA和香港豁免基金繳付利得稅政策為例”做了主題分享。
隨后,周思齊還講述了美國基金穿透(“pass through”)原則:立法動因、應用規則及對我國的借鑒。
接下來,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胡波副教授、德勤稅務總監張志越、中稅網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文靜、北京大學經濟法博士研究生梅楨,分別從不同角度就“美國私募基金組織形式歷史演進的原因,以KKR、黑石等大型私募基金管理人從合伙制轉為公司制的探討為例”這一議題做了分享。
最后,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畢馬威稅務合伙人葛乾達、安永高級經理程靜以公司型基金、合伙型基金如何搭建合理的財會及稅收制度為例對境內資產管理行業如何搭建合理有效的稅制體系分別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接下來,來自行政機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總結性發言。財政部金融司四處副處長何鳴翔表示,金融司之前也研究過制約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問題,包括稅收問題,下一步將會繼續推進這一方面的研究,并希望與參會多方進行研究成果的分享,以便更加準確地反映問題和提出建議。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企業所得稅處周彬提出,現階段問題的解決存在現實因素的制約,稅務部門的信息系統建設更多地需要同時考慮其安全性、便利性、技術性等各方面因素,稅務部門始終致力于建設一個理想的信息系統,也將一直努力不斷優化信息化建設。國家稅務總局蘇州工業園區稅務局副局長孫建平認為,當下基金涉及的稅收的問題在于對基金行業缺乏一體化、系統化的研究,支持兩家協會對基金稅收開展課題研究,并建議研究成果轉化可以在園區先行先試。
包括元禾控股、元禾重元、元禾辰坤、鐘鼎資本、方廣資本等在內的入駐東沙湖基金小鎮的基金代表參加了下午的調研活動。元禾控股總裁劉澄偉向調研來賓介紹了元禾控股的基本情況,包括規模、平臺、資金來源、募集方式、投資領域等多個方面。元禾控股財務管理部總經理郭平介紹了元禾控股作為公司制基金在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上遇到的瓶頸。其他基金公司也向調研來賓反饋了實務中存在的涉稅問題。行政機構負責人、稅務師行業代表、兩家協會與基金公司進行了良好的互動。
此次研討會和調研活動是中稅協聯合中基協面向基金行業開展涉稅業務分享的一次有益嘗試,得到了雙方會員單位的有力支持和高度認可。今后,兩家協會將繼續在涉稅領域開展業務合作、組織交流活動,共同促進稅收在長期資本形成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