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指數基金在全球市場占比不斷提升,目前也正在成為受我國投資者歡迎的基金產品。為幫助會員機構更好地開發指數基金產品,為投資者做好服務,2019年8月21日,協會邀請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先鋒領航(Vanguard)香港董事總經理、亞洲區投資組合主管浦彥女士專題介紹和分享先鋒領航指數投資的策略。這是協會主辦的第九十八期專家講壇,也是今年指數基金系列講壇的第三場。
首先,浦彥女士分享了先鋒領航(Vanguard)在指數投資管理的經驗和理念, 重點介紹了指數團隊在權益及固收投資組合中有效地追蹤指數的策略。她強調,雖然是指數投資,但是Vanguard追求的核心目標依然是始終為投資者獲取收益。因此,公司會運用主動平滑交易為投資者賺取超額收益,將基金融券收入全部返還給基金,嚴格控制風險不做抵押品再投資,并主動根據市場信息提前降低風險標的敞口。此外,她認為基金經理必須要經歷過完整的市場周期,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在面對市場波動、流動性枯竭、贖回需求增加的情況時平衡好持倉交易的順序和比例,避免引起投資者先贖回多得利的局面。
在權益類指數基金部分,浦彥女士指出,股票交易要充分考慮現金流、指數納入變動和公司行為。浦女士舉例,ETF在降低指數跟蹤誤差時可以采取收盤集中交易和指數納入日集中交易的方式,但如果指數基金需要交易的規模超過市場流動性,集中交易就會把市場價格抬高,雖然降低了跟蹤誤差,但不利于投資者利益,所以Vanguard選擇在交易日內、指數成分變動前的若干交易日期間分散交易。
在固收類指數基金部分,浦彥女士指出三個需要特別關注的要點:一是固收投資標的品種多,一般需采用優化復制策略;二是固收產品風險因子多,需要風控部門參與控制;三是固收市場買賣價差大,指數納入價格和市場價格有差異,需要通過主動管理獲取阿爾法從而給交易、管理費用留出空間。為了達到最優投資,Vanguard內部做了細化分工,安排基金經理、信用分析師和交易員分別負責組合分析、信用分析和證券選擇。
講壇現場氣氛熱烈,浦彥女士在演講后就指數基金參與融資融券、ETF申購贖回清單文件(PCF)等話題與聽眾進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講壇是協會指數基金系列講壇的第三場,共吸引到會員單位60余名高管和從業人員參加。9月11日,協會將舉辦第四場指數基金主題系列專家講壇,邀請貝萊德安碩亞太地區中國銷售負責人 Myung Je Park先生繼續就該主題與廣大會員機構進行分享。